一、表面处理
1.清除松散层
使用高压水枪或砂轮机清除表面剥落、松动的混凝土或涂层,直至露出坚实基底。
对裂缝较深处,需用凿子或电钻扩宽裂缝,形成“V"型槽,增强修复材料粘结力。
2.基层打磨与清洁
用砂纸或角磨机打磨表面,去除油污、灰尘和锈蚀。
使用工业清洁剂或酒精擦拭表面,确保无残留杂质。
3.界面处理
对混凝土表面,可涂刷界面剂(如环氧底漆)增强新旧材料粘结性。
对金属表面,需进行除锈处理(如喷砂或酸洗)并涂刷防锈底漆。
二、修复工艺实施
1.裂缝修补
低压注浆:对宽度≥0.2mm的裂缝,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注浆材料,通过压力泵注入裂缝内部,填充密实。
表面封闭:对宽度<0.2mm的裂缝,涂刷弹性防水涂料或嵌填密封胶。
2.大面积缺损修复
混凝土修复:分层涂抹环氧树脂修补砂浆,每层厚度不超过10mm,用抹子压实抹平。
玻璃钢修复:在损伤部位铺贴玻璃钢布,涂刷树脂胶液,多层叠加至设计厚度。
3.表面涂装
底漆涂刷:选择与修复材料兼容的底漆(如环氧底漆),均匀涂刷1-2道。
面漆涂装:根据环境要求选择耐候性涂料(如聚氨酯面漆),涂刷2-3道,每道间隔4-6小时。
三、质量检查与验收
外观检查:修复表面应平整、无气泡、裂纹或脱落,颜色与原表面一致。
厚度检测:使用涂层测厚仪检查修复层厚度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≥2mm)。
粘结力测试:通过拉拔试验检测修复材料与基底的粘结强度(标准值≥1.5MPa)。
防水性测试:对修复区域喷水,观察无渗漏现象。
四、后期维护与保养
定期检查:每季度检查修复表面是否有开裂、剥落或腐蚀,及时修补。
清洁保养:每年用高压水枪清洗表面,去除藻类、污垢等附着物。
防腐处理:对金属部件或易腐蚀区域,每2-3年重新涂刷防锈漆。
结构监测:通过应变计或位移传感器监测凉水塔结构变形,确保安全性。
五、注意事项
环境控制:修复作业应在温度5-35℃、湿度≤85%的环境下进行,避免雨天或高温时段施工。
材料兼容性:修复材料应与原表面材料化学性质兼容,防止反应导致二次损伤。
操作规范: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配比和施工,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修复效果。
废弃物处理: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料(如旧混凝土、涂料桶)需按环保要求分类处理。
本文采摘于【91香蕉下载网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91香蕉下载网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